Defer
Defer使用时的坑
先看几个例子
1.
func f() (result int) {
defer func() {
result++
}()
return 0
}
2.
func f() (r int) {
t := 5
defer func() {
t = t + 5
}()
return t
}
3.
func f() (r int) {
defer func(r int) {
r = r + 5
}(r)
return 1
}
例1的正确答案不是0,例2的正确答案不是10,例3的正确答案不是6……
Why???
= =!
要使用defer时不踩坑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白,return xxx这一条语句并不是一条原子指令!
那啥是原子指令??
所谓原子操作是指不会被 线程调度机制 打断的操作;这种操作一旦开始,就一直运行到结束,中间不会有任何 context switch (切换到另一个线程)。
原子操作是不可分割的,在执行完毕之前不会被任何其它任务或事件中断。在单处理器系统(UniProcessor)中,能够在单条指令中完成的操作都可以认为是” 原子操作”,因为中断只能发生于指令之间。这也是某些CPU指令系统中引入了test_and_set、test_and_clear等指令用于临界资源互斥的原因。但是,在对称多处理器(Symmetric Multi-Processor)结构中就不同了,由于系统中有多个处理器在独立地运行,即使能在单条指令中完成的操作也有可能受到干扰。
函数返回的过程是这样的:先给返回值赋值,然后调用defer表达式,最后才是返回到调用函数中。
defer表达式可能会在设置函数返回值之后,在返回到调用函数之前,修改返回值,使最终的函数返回值与你想象的不一致。
其实使用defer时,用一个简单的转换规则改写一下,就不会迷糊了。改写规则是将return语句拆成两句写,return xxx会被改写成:
返回值 = xxx
调用defer函数
空的return
先看例1,它可以改写成这样:
func f() (result int) {
result = 0 //return语句不是一条原子调用,return xxx其实是赋值+ret指令
func() { //defer被插入到return之前执行,也就是赋返回值和ret指令之间
result++
}()
return
}
所以这个返回值是1。
在看例2,它可以改写成这样:
func f() (r int) {
t := 5
r = t //赋值指令
func() { //defer被插入到赋值与返回之间执行,这个例子中返回值r没被修改过
t = t + 5
}
return //空的return指令
}
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面的返回值变量是r不是t。
所以这个结果是5.
最后看例3,它改写后变成:
func f() (r int) {
r = 1 //给返回值赋值
func(r int) { //这里改的r是传值传进去的r,不会改变要返回的那个r值
r = r + 5
}(r)
return //空的return
}
所以这个结果是1.
defer确实是在return之前调用的。但表现形式上却可能不像。本质原因是return xxx语句并不是一条原子指令,defer被插入到了赋值 与 ret之间,因此可能有机会改变最终的返回值。
Defer的实现
defer关键字的实现跟go关键字很类似,不同的是它调用的是runtime.deferproc而不是runtime.newproc。
在defer出现的地方,插入了指令call runtime.deferproc,然后在函数返回之前的地方,插入指令call runtime.deferreturn。
普通的函数返回时,汇编代码类似:
add xx SP
return
如果其中包含了defer语句,则汇编代码是:
call runtime.deferreturn,
add xx SP
return
goroutine的控制结构中,有一张表记录defer,调用runtime.deferproc时会将需要defer的表达式记录在表中,而在调用runtime.deferreturn的时候,则会依次从defer表中出栈并执行。
推荐阅读《go internals》